《女娲补天》第一课时(第二稿)
一、 教学目标
1、会认5个生字,会写13个生字。能正确读写“轰隆隆、塌下、露出、燃烧、熊熊大火、围困、挣扎、熄灭、喷火、缺少、冶炼、液体、金光四射、云霞”等词语。
2、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,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、不怕困难、甘于奉献的精神。
3、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,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,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。
二、重点难点:
重点: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,怎样冒着生命危险、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。
难点: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。
三、教学流程
一、激趣导入,揭题质疑
1、 激趣导入:
同学们,瞧,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?出示图片
说说你看到了什么?感觉怎样?
现在,我们所看到的天边那些五彩的云霞,其实在这些美丽的云霞的背后还蕴藏着一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,那就是《女娲补天》。
今天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、神奇的神话故事。
(板书:31、女娲补天)
2、 读题质疑: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?
3、 梳理问题:
女娲为什么补天?女娲用什么来补天?她是怎样补天的?结果怎样?(板书这几个问题)
二、初读课文,整体感知
1、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,要求把生字读正确、把句子读通顺,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。
2、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。
出示句子:
●不知过了多少年,一天夜里,女娲突然被一阵“轰隆隆”的巨大响声震醒了,她急忙起床,跑到外面一看,天哪,太可怕了!
●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,田野里到处是洪水。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,许多人在水里挣扎。
●五彩石找齐了,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,把五彩石放在里面,用神火进行冶炼。炼了五天五夜,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。
(1)出示句子,指导把句子读正确。“挣扎”“冶炼”正音。
(2)随机理解
“轰隆隆”:你听到过 “轰隆隆”的声音吗?生活中哪些声音是“轰隆隆”的?课文中这“轰隆隆”的声音是指什么声音?
“冶炼”:冶炼是什么意思?你能结合“炼”字的偏旁来说一说吗?
(3)指导书写“隆、燃、冶、炼”几个字。
3、再读课文。
师:刚才我们已经把生字、词语读正确了,也把句子读通了,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进步,再来读一读课文,读后想想女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?
第三块:聚焦重点,诵读品味
1、读了这个神话故事,你们喜欢女娲吗,为什么?(引出:女娲了不起)
追问:为什么说女娲很了不起呀?
2、是呀,女娲为了拯救人类,竟冒着生命危险、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了,真是了不起啊!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,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女娲补天的经过?
3、学习课文第三、四自然段,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。
1)自由读课文3、4自然段,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女娲补天的艰难,好好读一读,体会女娲的伟大精神。
2)交流出示:
句一:她忙了几天几夜,找到了红、黄、蓝、白四种颜色的石头,还缺少一种纯青石。
句二:于是,她又找啊找啊,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。
A请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这两个句子,可以抓住一个词,甚至是一个字去细细体会。
B师:读着读着,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?
抓词语细致体会,感受女娲心情之焦急,行动之劳累,结合个体朗读。
(几天几夜、找啊找啊、终于)
预设1:“几天几夜”
师:是呀,女娲为了寻找五彩石,花了很长时间,找了几天几夜,
第一天,女娲出去了,她找啊找啊,结果( );
第二天,女娲出去了,她找啊找啊,结果( 什么都没找到 );
第四天,女娲出去了,她找啊找啊,结果( );
第六天,女娲出去了,她找啊找啊,结果( 还是什么都没找到 );
女娲就在路边坐下来,到了晚上,她( );
第九天——
第十天——
……
师:就这样女娲忙了几天几夜,那么女娲到底找了多少天呀?
师:就这样女娲白天找,晚上找,找了几天几夜,找得心情焦急,找得身心疲惫。小朋友们,你能用自己的朗读把女娲的这份焦急,这份疲惫读出来吗?
生朗读句一:指名读,齐读
师:找得真是辛苦。 忙了几天几夜,还缺少一种石头,真难啊!
真不容易!
师:读着读着,你还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?
预设2:“找啊找啊”(从这个词语中感受到女娲找了很多地方)
师:女娲她又找啊找啊,她走了许多路,爬了许多山,去了许多地方,她来到了高高的山上,来到了清清的小溪边,来到了茂密的树阴下,
来到了——
来到了——
又来到了——
再来到了——
还来到了——
……
师:女娲找啊找啊,她踏遍了千山万水,克服了重重困难,终于——
生读句子二:谁也会读这个句子了?(指名读,齐读)
(评价)师:你找得好辛苦啊! 真累啊!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! 克服了重重困难,终于有了回报啦!
师:就这样,女娲找啊找啊。五彩石终于——找齐了。出示句子:
句三:五彩石找齐了,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,把五彩石放在里面,用神火进行冶炼。炼了五天五夜,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。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,端到天边,对准那个大黑窟窿,往上一泼,只见金光四射,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。
a 把句子读正确。
b师:同学们,在这段话中,描写女娲冶炼五彩石和补天的一连串动词写得特别传神,让我们也像女娲那样找啊找啊,把它们都找齐了。
(找、挖、放、冶炼、装、端、对准、泼、补)
c交流找到的动词,
D师:你能不能也用上这些动词来说说女娲补天的经过呢?
出示填空:
五彩石( )齐了,女娲在地上( )个圆坑,把五彩石( )在里面,用神火进行( )。炼了五天五夜,五彩石( )成了很稠的液体。女娲把它( )在一个大盆里,( )到天边,( )那个大黑窟窿,往上一( ),只见金光四射,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。
追问:从这些动词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?
出示:女娲真了不起!
(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和她巨大的神力。)
e朗读体会女娲补天的艰辛。
师:同学们,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女娲补天的艰难和她巨大的神力,而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。让我们再来好好读一读,感受一番吧。
四、创设疑问,延伸课外。
师:小朋友们,女娲冒着生命危险,克服了重重困难,终于把天补好了。她不怕危险、不怕困难、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们。让我们一齐再来读一读课文3、4自然段吧。
1、齐读3、4段
2、小结
师:同学们,通过今天的学习,我们已经重点学懂了——指板书,让学生自己说,说到的教师随机擦去。
剩下没学的是——
是呀,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?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。